
芯片被喻为“工业粮食”,然而我国芯片产业现状却非常尴尬。近几年来国产芯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国产芯片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资金缺乏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了扶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的8项措施。2014年10月,工信部宣布120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当前投资热潮的背景下,更多的资金进入到芯片行业,但芯片行业的资金依然缺乏。与当前大热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比,芯片行业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真是芯片行业的这些特点,使得很多有实力的资本不愿意进入芯片行业。
高端专业人才缺乏

与资金相比,芯片行业高端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中国芯片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行业人才,但真正的芯片行业顶端人才依旧严重缺乏。由于中国芯片行业一直处于追赶国际巨头这种现状,使得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长时间处于模仿替代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下是很难培养出自己的高端芯片人才的。国外芯片公司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者研发中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芯片人才,但这些国外芯片公司设立在中国的大部分是销售技术支持机构、产品测试机构、外围技术研发机构等,真正核心的技术依然在国外。因此,国外芯片公司同样没有为我们培养出大量的高端人才,真正高端的芯片人才依然是在国外。
技术积累少

当前主要的芯片技术大部分都在国外芯片公司手中。当前通用的流行的技术标准几乎全部是由国外公司制定。中国的芯片公司想要获得更多的发展,暂时是没有办法绕过那些技术标准的。所以中国芯片公司还必须的花很多的精力去消化那些技术标准。中国芯片公司在这种技术追赶中,无疑是处于相当大劣势的,想要获得更多的肯定得加倍的投入与加倍的付出。
国内芯片产业资源整合难度高

国内芯片产业链不完善,资源分布不集中,使得国内芯片公司不够最大化获取发展中的配套资源。今年来国内芯片产业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并购重组,并购重组在一定意义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益的。国内芯片行业出现了好几次,芯片行业门外汉收购大的芯片设计公司的例子,而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芯片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芯片行业门外汉收购芯片公司,笔者担心这种单纯的资本运作并不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芯片公司之间技术互补。另外,国人的传统思维,使得很多小芯片公司的负责人并不愿意进行并购重组。
发展有挑战同样也有机遇。相信国产芯片技术一定能够实现追赶并超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