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世界

难以复制的海思发展模式

字号+ 作者:刘应 来源:非络-芯世界 2015-08-25 23:35 我要评论( )

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大家的共识都是,海思确实成功了。那么海思的成功,有没有经验值得其他国产芯片公司借鉴的呢?



自2014年华为海思麒麟920处理器问世以来,各种关于麒麟920(或者是现在的麒麟930)已经超越高通产品的这种争论从未停止,甚至还有说麒麟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大家的共识都是,海思确实成功了。那么海思的成功,有没有经验值得其他国产芯片公司借鉴的呢?
 
芯片是烧钱的行业。海思的成功证明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据海思员工介绍,2014年发布的麒麟920,海思研发投入超过2亿美元,欧美、台湾等多地研发中心参与。或许可以说海思的成功让国家更加坚信,集成电路产业是烧钱的行业,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相信国家集成电路扶植政策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了今年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政。这个新政是以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落地,通过基金的方式引入多方资金发展集成电路。
海思重视芯片人才,舍得投入舍得花钱。海思员工超过5000人,其中手机研发员工超过1500人,并花重金从欧美聘请了顶尖人才负责芯片架构等方面的设计。国家应该也认识都了这种顶尖人才的战略性,出台了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计划。
 
芯片发展需要有试错的机会。试错的机会通常会是成本很高,有时候可能是不可以挽回的。幸运的是,海思背后站着华为这样的巨人,可以容许海思栽些小跟头。
在2009年,海思推出了一款K3处理器试水智能手机,当年华为押错了宝,选择支持WM操作系统。这款处理器性能平平,被用在一些山寨智能机上,没有对行业有大的影响。
2012年,华为发布了世界第一款4核手机华为D1,这款手机搭载的是海思的K3V2处理器,这几乎是让海思处理器一步登天跻身顶级智能手机处理器行列,让业界惊叹不已。但发布后海思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发热较大,图形兼容比较差,让华为D1的销量很惨淡。海思虽然还在暴露问题,但是海思确实一直在进步,先是搞定了4G的基带芯片,实现了单芯片2G、3G、4G全支持,当时业界只有高通能比。

2014年华为发布了智能手机的新一代海思Kirin920八核心处理器,基于28nm工艺制造,采用8核big.LITTLE架构,而且支持HMP(异构多处理)技术,多模技术,且率先实现支持LTE Cat6。功耗、图形出来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这个时候的海思已经从笨鸟变成了巨兽,一步一步的站上了行业的顶峰。
不难看出,正是有华为这座大山的支持,有华为终端的支持(华为终端为了支持海思,很多时候是牺牲了终端的利益),海思才能够有这种试错机会。正是有华为强大的终端,海思处理器,才能能够在市场检验下不断进步。

试错是要很大代价的,在中国能够有海思这种发展环境的基本找不到第二家了,所以海思这种发展模式是难以复制的。国产芯片的发展肯定会有不同的模式,国产厂商也一定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相信国产芯片厂商中还会涌现出像海思这种企业。

 
(后续会有陆续关注国产芯片的发展、竞争、以及商业模式的文章,请继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